导入数据...
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整体概况
时间:2015-05-06 00:00:00   来源:四川师范大学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   查看:717

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第三实验大楼,建有20余个基础、专业、科研实验室和2个研究所,建筑面积约有4000余平方米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26台(套),总值2200多万元。中心面向全校5个本科专业,承担实验课程81门,实验学生人数6390人次/年,实验人时数144520学时/年。近5年先后累计完成35项开放式项目(包括各级竞赛和科创、校级开放式项目、自制实验设备项目),累计参与学生人数1224人次,开放人时数57892学时,约11578学时/年。

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规范制度和管理体制,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,中心主任为隆泗教授。现有各类专职实验人员47人,其中教授6人,副教授18人,高级工程师3人,四川省安全生产专家11名,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的教师30人,占63.8%,平均年龄42岁。

中心由基础教学实验分中心、专业教学实验分中心、前沿实验教研分中心构成。其中基础教学实验分中心下辖机械类、力学类、电工电子类、计算机类、地质类、测量类等各类实验室9个;专业教学实验分中心建有模拟矿山、瓦斯防治与通风安全、矿山供电安全、安全检测与监测、继电保护等各类实验室8个;前沿实验教研分中心分消防安全和安全工程两个方向,建有公共火灾防治、安全人机工程、工程创新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,以及消防工程、安全人机工程2个研究所。

中心坚持“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三结合,以教学为根本,科研为动力,社会服务为支撑,相互促进”的理念,在安全工程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。教学方面:承担着全校安全工程、采矿工程、工程造价、电气工程、工业设计等专业的安全工程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;入选四川省“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”的安全工程、采矿工程、电气工程,以及工业设计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实验、课程设计、工程实训、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;以及我校工程硕士(安全工程领域)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验教学,同时承担全国机械设计竞赛、电子创作大赛、挑战杯等多种实践竞赛项目培训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。其直接服务受益对象是学校的1700名本科生、研究生。科研方面:以四川省教育厅“公共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”依托,以“建筑和交通工具火灾防治理论及工程应用”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为背景,承担优秀本科生、研究生以及教师的各类科学研究。其直接服务受益对象是学校的优秀本科生、研究生,以及100余名学校教师。社会服务方面:以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“四川安全技术培训中心”为依托,扎根西南地区,面向企业开展安全工程的知识更新工程和社会服务工作。其直接服务受益对象是四川省高危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。

中心在实验室建设、实验教学理念、教学体系和方法、实验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,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和优势,开创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发展道路。中心坚持“校企共建,面向现场;自制自创,服务教学”的建设特色:充分挖掘师生潜力,自制实验设备18项;充分利用企业资源,校企共建实验室2个。中心坚持“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,促进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”的教学理念:3个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实现为目标,以前沿实验为导向,以专业实验为重点,以基础实验为根本,呈阶梯型不断交叉循环,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、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与科研能力,滚动循环向前发展,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。中心坚持“学科专业交叉促进,实验项目交叉促进”的教学体系特色:立足安全工程,充分融合安全工程与采矿工程(矿业安全)、土木工程(建筑安全)、电气工程(机电安全)、工业设计(安全人机工程)、工程造价(安全经济学)等学科,形成多学科交叉态势,构建多个优势学科平台;改变以往实验课程之间内在联系简单割裂、实验课程内实验项目之间简单割裂的传统,坚持实验课程之间有机联系、实验项目之间有机联系的教学体系,从系统论的角度,使得学生对实验教学有良好的宏观和逻辑认识。中心坚持“实验课程模块化管理,任务导向推动实验内容;重视先进教学技术,探索多种方法交叉应用”的教学方法特色:以工程应用为导向,以理论研究为基础,带着工程问题,认识科学规律;引进仿真技术、网络技术等,探索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交叉融合。中心坚持“理论与实践/实验相结合”的队伍建设特色:充分利用理论教师潜能,实行理论和实验教师共同指导;鼓励理论教师、实验教师,特别是青年教师带领学生,深入一线厂矿,完成教学、实验、课程设计、实习实训、科研。中心坚持“实验教学与科研、社会服务相结合”的发展特色:依托“建筑和交通工具火灾防治理论及工程应用”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,“公共火灾防治技术”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,以及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“四川安全技术培训中心”,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服务。

近五年来,中心在人才培养、教学科研、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。人才培养方面,学生依托中心参加全国挑战杯、机械创新大赛、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,成果显著。研制的“简易家具有害气体监测仪”、“安全实用性煤气检测控制器”在四川省挑战杯获奖;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16项。参加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7项,其中“常闭式阻车器控制系统与机构设计”、“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控制研究”、“不同工况条件下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”等11余项目结题评定为优秀。2013年以来,依托中心完成的26项毕业设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。教学研究方面,中心教师完成各级教改课题20余项,其中省部级5项;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2篇;研究成果“推进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探索机电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新机制”获得201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,“煤矿机电设备与安全管理”获得四川省高等学校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立项,“煤矿安全知识问答”获得四川省优秀图书出版二等奖;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11项。科研方面,中心教师完成各级科研课题82项,发表论文87篇,科研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,第六届全国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。社会服务方面,先后承担各类煤矿矿长、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班的实验培训工作,培训各类负责人、技术人员20000余人次。

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安全工程、采矿工程等相关专业重要的实验、实践场所,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。 

编辑: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