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内容:
孔群渗流效果,以及不同渗流时间的流体扩散及孔隙压力情况;
压力、流体粘度对流体渗流扩散的影响;
分析防孔群渗流措施后涌水量,评估其效果。
实验流程:
实验方案准备。在巷道断面近似等距布设16个孔洞模拟孔群分布,为分析流体在孔群渗流的最终效果,对16个孔同时进行注浆的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。
几何模型建立。模型考虑地表下20米范围再综合FLAC软件在网格划分上的限制,选择模型尺寸。
赋予基本物理力学参数。体积模量26.8GPa,剪切模量6.99GPa,内聚力27.2MPa,内摩擦角27.8°,重度27kN/m3,流体粘稠度:18×l0-3Pa.s,岩体裂隙率0.3。
赋予渗流边界条件:孔群渗流。
求解及最大不平衡力监测。求解不同情况下的渗流扩散形态,同时对最大不平衡力监测,如果收敛程度较好则说明建立的模型和选取的参数比较合理。
通过后处理展示各类结果。
功能及效果:利用FLAC对工程设计参数及该参数下的渗流效果进行了预先分析和评价,模拟了多孔情况下流体随时间的扩散过程,得到不同时间的渗流扩散半径、渗流压力、流网等结果;分析了压力和粘度对扩散效果的影响,可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支持;分析治水措施前后巷道断面上的涌水量,评估渗流圈防水措施的效果。
编辑:管理员